在《甄嬛传》中,华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,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也显得极为特殊。皇上对她既有深厚的情感,也时常表现出冷淡,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真实心意。即便是聪慧的甄嬛,也无法准确地判断皇上对华妃的感情。甄嬛曾经误以为,皇上对华妃的宠爱不过是出于安抚年羹尧的需要,认为这一切不过是皇上对华妃的“宠而不爱”。这种误解导致她误入冷宫,进行了一番伤害华妃的言辞,结果华妃撞墙自尽,事后却才发现她实际上是中了一个更高明人物的圈套。
这个幕后策划者,利用了巧妙的“以一石二鸟”之计,除去了华妃这个宿敌,同时又让皇上对甄嬛产生了怨恨,最终从中渔利,手段高明、心机深沉的正是被外界视为善良温和的皇后——宜修。她到底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手段,导致华妃的惨死,并让甄嬛背负沉重的内疚与愧疚呢?
要从甄嬛与华妃之间的仇恨谈起。这两人之间的旧恨由来已久,但真正让甄嬛深恨华妃,发誓要将她置于死地的,是发生在甄嬛第一次小产之后的那段往事。甄嬛第一次怀孕时,因受到华妃的罚跪,导致小产。这虽然是表面上的直接原因,但如果仔细推敲,甄嬛的这次小产的真正幕后推手,实际上正是皇后宜修。
展开剩余74%皇后表面上看似宽容大度,在处理宫中争斗时表现得无比公正。例如,她通过安陵容揭露了齐妃试图害甄嬛流产的阴谋,还惩罚了齐妃,表面上对甄嬛表现出关心,似乎是想保护她的胎儿。然而,实际上,皇后是有目的的。她从不希望有任何孩子在宫中出生,尤其是甄嬛腹中的孩子,这个孩子不仅长得与已故的纯元皇后相似,还深得皇宠。她的真正意图是要彻底抹杀甄嬛所怀的这个孩子。所以,尽管皇后假装保护甄嬛,实际上一切不过是精心策划的表象。
而她惩罚齐妃的背后,其实是有她自己的打算。第一,齐妃的手段过于低劣,容易暴露,最终连皇后也难以撇清干系;第二,安陵容揭穿齐妃阴谋的行为,让甄嬛对她产生了更多的信任,皇后自然也乐得看到这个结果;第三,保住齐妃在宫中的地位,也意味着保住了三阿哥的未来,三阿哥作为皇子未来的争夺地位会更加重要;第四,她需要向甄嬛示好,消除甄嬛对她的戒心,便于她进一步掌控宫中的局势。
在皇后表面上慈悲为怀、贤良淑德的形象下,暗中却是一手操控一切的智谋者。她与皇上一同去甘露寺祈福,显得十分虔诚,双膝跪拜佛像,祈求菀嫔能够顺利产下皇子,这一举动令皇上感动不已,亲自拉着她的手,称赞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。然而,皇后这样做,其实并非出于纯粹的虔诚,而是想借此机会与皇上独处,同时在宫中树立自己无懈可击的正面形象。
值得注意的是,皇后在离宫祈福期间,甄嬛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。甄嬛的身体本就虚弱,加上皇后暗中施计,使得她的胎儿最终流产。送走皇上和皇后的队伍后,甄嬛回到碎玉轩,脸色苍白,显然身体并不如常。槿汐便立刻感到不对,呼唤太医诊治。尽管章太医一再安慰她说胎儿很稳,没有问题,但实际上,甄嬛的流产早已注定。
这一切的背后,竟然是皇后精心设计的。安陵容被皇后收买,悄悄向甄嬛送去了含有麝香成分的舒痕膏,而麝香则会引发流产。皇后知道甄嬛已经使用了不少这种膏药,因此她的孩子注定无法保存。章太医的隐瞒与皇后暗中的推动,使得这一切都显得非常巧妙。
然而,华妃成了这一切罪行的替罪羊。皇后巧妙地将甄嬛的流产归咎于华妃,巧妙地挑起了两人之间的仇恨,利用甄嬛的愤怒与仇恨,使得她对华妃进行了极为残忍的“诛心”。华妃的最终死因,实际上正是皇后通过甄嬛之手达成的。
皇后深知皇上对华妃的宠爱与宽容,即便面对华妃的诸多罪行,皇上也只是将她贬为答应,并未赐死。皇后此时深知,若自己直接动手,反而容易引起皇上的反感和不满,因此她让甄嬛亲自去处理华妃。而皇上由于对甄嬛和华妃都有愧疚,因此他对于两者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误解,甚至迁怒于甄嬛。最终,华妃的死不仅让甄嬛心生愧疚,也让皇上对她产生了疏离与怀疑。
可以说,皇后宜修的宫斗手段极为高明,她通过一系列精心的操作,成功地将宫中的两大妃子彻底隔离与敌对。她利用齐妃的手段打压甄嬛的孩子,又利用安陵容之手让甄嬛流产,最终导致了华妃的死亡,并使得甄嬛深陷困境。这一系列操作无不显示了她作为宫廷权谋者的深不可测与心机之重,她的巧妙布局,最终让她成为了宫中唯一不败的赢家。
发布于:天津市象泰配资-配资证券网-配资交易网-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